近90年前吹響抗日號角,生活書店何以書寫出版傳奇
在中國現代出版史上,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民族危難之時的生活書店,是不可忽略的一筆,由革命家、出版家、政論家鄒韜奮在上海創辦。冒著看不見的硝煙出版進步書刊,生活書店在民族危亡的黑暗時刻啟蒙鼓舞了一代中國人。書店所有活動貫穿了整個抗戰時期,既書寫了一段出版傳奇,其出版物也全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。
上海韜奮紀念館自2018年啟動館藏文獻影印出版計劃,將館藏保存相對完整的生活書店珍稀檔案影印出版,已相繼推出“韜奮紀念館館藏文獻”叢書之《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3-1937》《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8-1939》《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9-1940》,《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40-1945》近日由中華書局出版,至此四輯全部出齊。
《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40-1945》在中版書房首發,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陳子善、巴金紀念館常務副館長周立民、上海韜奮紀念館館長趙書雷在《為文化艱苦奮斗的生活書店》專題講座上談到,生活書店會議記錄作為上海韜奮紀念館館藏獨有的珍稀史料,歷經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的炮火,以及國民黨的扣押、查抄、封店等迫害,隨生活書店同人顛沛流離,能保存下來著實不易。這批檔案信息量大、自成體系,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。
“生活書店會議記錄中所蘊含的信息,如同一座富礦,不僅讓更多人了解鄒韜奮、徐伯昕、胡愈之、張仲實等領導的生活書店的發展歷程,對韜奮與生活書店史研究有重要價值,對同一時期出版史的研究亦有不可替代的價值,對當今的出版管理、經營和決策也有借鑒作用?!?/p>
創辦于民族危亡之時的生活書店,將迎來九十周年。從生活周刊社書報代辦部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小小書店,再到遍布全國的56家分支店,生活書店始終站在民眾的立場發出時代的呼聲。
“整個中華民族是在艱苦困難奮斗中,每一個以中華民族優秀兒女自勉的中國同胞,當然都跳不出這個范圍,其實也都不應該逃避這個現實。我們應該以百折不回的繼續奮斗來克服艱苦困難,而不應該為艱苦困難所克服!”這是生活書店的創始人和精神領袖鄒韜奮先生在1939年所發出的吶喊。在“艱苦困難中奮斗”,它概括了抗戰全面爆發后,生活書店和中國進步的文化出版事業的境況和姿態:艱苦多多,困難重重,而又奮斗不止。
《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40-1945》所收檔案的時間跨度自1940年5月29日至1945年3月24日,收入的生活書店第六屆理事會會議記錄,第六屆人事委員會會議記錄,第六屆理事會、人事會、監察委員會聯席會會議記錄,第六屆理、人、監聯席會議常務委員會記錄和渝桂區聯席會議記錄,社務結束會議記錄,新機構委員會會議記錄,內地區管理處、社務結束會、新機構起草會聯席會議記錄,以及內地區管理處會議記錄,以及附錄選取的館藏呈文和信函,還原了生活書店從全面鼎盛時期的56家分店,橫遭誣陷和摧殘,只剩下重慶分店的真實記錄,也見證了抗戰勝利前夕,生活書店是如何在至暗時刻,在共產黨領導下百折不撓、英勇抗爭的奮斗歷程。
書中還配有大量歷史圖片,包括韜奮致沈鈞儒函、生活書店同仁合影、茅盾為韜奮作逝世周年紀念文章等,其中不少為首次公開。
周立民在《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40-1945》后記中總結到:生活書店值得重視的經驗或精神傳統——韜奮一再強調的“服務精神”是它的核心。生活書店的現代企業管理的理念和實踐,值得重視。生活書店有著獨特的文化氛圍,它也是各種管理和精神能夠行之有效、開花結果的重要基礎。生活書店一直站在時代的潮頭,支持正義的斗爭事業。艱苦奮斗、為理想獻身的精神。如今,翻閱這筆跡各異的生活書店會議記錄,我看到的不是文字,不是墨色,也不是發黃的紙張,而是一個前赴后繼的身影,是一批風塵仆仆的人,是一段艱苦而又難以忘懷的歲月。
風雨模糊了前輩們的腳跡,而他們的聲音還在:“我們自信我們事業有著光明的前途,我們沒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,我們都是以光明磊落的態度共同努力于國家民族的文化事業,國家民族有光明的前途,我們這群艱苦奮斗的文化工作者——為國家民族的福利艱苦奮斗的文化工作者——也必然有光明的前途。我們不怕磨難,只怕自己沒有勇氣,沒有毅力!”多么自信,多么堅定,又是多么雄心勃勃。我相信,他們的精神也必將永存!
文匯記者 許旸